第81章 【蒙学之难】(2 / 2)

阳光大秦 光暗之心 1246 字 1个月前

白栋恍然大悟,老赢连就是个纠结的人啊?既想往鬼谷子这类高人,又怕有人过多宣扬隐世之说,毕竟老秦太缺乏人才了,经不起这种学说的折腾。自己每天呆在白家庄像个宅男,名头却是越来越大,要是白家私学过多传播隐世之说,难免会对秦国产生影响。老赢连这是未雨绸缪,够深谋远虑的,不过您真的想多了,我就搞个启蒙教育而已,能让草儿她们达到小学毕业程度就很满意,初中文化就可以举家欢呼庆祝了,至于如此紧张麽?

“君上放心,臣下要举办的是家学,不过是启蒙族中幼童,还有类似舍妹这等不学无术的半大少年,怎可能拨动思潮为老秦带来不利影响?君上和国夫人多虑了。”这件事必须要解释清楚,老赢连看待白家私学的目光有些歪,竟会把问题如此严重化,绝对是他想岔了。

“你要启蒙?而且还不是仅仅针对族中的幼童,还要启蒙草儿这样的大孩子?”

别说赢连夫妻,就连嬴渠梁都听得目瞪口呆,平安郎这口气未免太大了一些。

白栋没猜错,赢连还真是想歪了,以为他要举办的私学类似孔子当年搞的那种,是要对那些经历过启蒙教育的贵族子弟和‘有学士子’传授更高层次的学问,举办一家学说,传播自家思想。在先秦时代这样的教育还有可能,可要说搞启蒙教育,则非根底深厚的君家贵族难为;其中或者有某些例外,但那是天才所为,一般黎民还是算了吧。

这是因为教育之难,首在启蒙。放在有了三、百、千这种启蒙教材的朝代,放在有了汉语拼音、新华字典、幼儿读书课本的现代,这都要谨慎万分,更何况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启蒙教材?

这个时代的启蒙教育是需要巨大投入的,周成王的母亲是在怀孕时就挺着大肚子出入礼乐之地,为华夏胎教第一人,贵族家也多是如此;启蒙之说,首在礼乐熏陶,所以贵族出身的子弟到了三岁左右,就能做到视‘雅音雅言’如母语,而后学习文字,才可以事半功倍。再后就可以选择最易上口的《诗经》之类,虽然诗经出自民间,却是经过历代士子文人提炼雅化,且有音韵暗含,这就成了识字之初的课本,以后读《尚书》等等,游学四方,学问才能渐渐炼成。

可白家庄是什么情况?如果不是有白栋这个英子出现,族民们现在还在大山里狩猎呢,按照贵族启蒙的经验来看,白家庄的幼童要过识字关都有极大困难,更别说是草儿这种大孩子了。所以听了白栋的豪言壮语,连嬴渠梁都感觉有点扯。

“你小子确定不是在说笑?”

赢连原本担心的是白栋开设私学会教歪了许多学子,此刻倒是不怎么担心了,开始变为好奇。这小子一定是在胡说八道,启蒙如果这样容易,当年孔子座下怕就不是七十二贤人,而是七百二十个贤人了......

ps:明天三更,求推荐收藏,光暗深深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