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2 / 2)

全民大学霸 神经有病 3549 字 1个月前

王宁其实不太想回答问题,所以才将主导权全都交给了田成林。以他现在的名气跟地位,一举一动照成的影响太大,可惜没办法,他正在话题中心,哪怕他怎么躲都没用。听到问题之后,他只能打开自己的话筒,回答道。

“其实很简单,我本人也算是一名学者,知道想要在科研上有一定成果比较困难。尤其是年轻学子,他们有思想、有能力,差的就是一些实践机会。我现在成立基金会的目的就是想要帮助他们,在学习之中可以养成思考以及动手的能力,能够不要浪费自己的天赋,能够实现自己的科研目标!”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确定,回答到现在也基本上差不多,说完之后,王宁就关闭了话筒。

提问的记者是自己人,自然不会继续纠缠,道谢之后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然后,接着又有一位记者站了起来。

“王宁博士,作为一名知名人士,您应该也知道慈善基金行业的一些乱想,您怎么能保证您的基金不会有内部问题,怎么能保证基金流向的透明呢?”

王宁再次打开话筒,笑着说道:“这位记者朋友太高看我了,不是说知名人士就知道一切。就像我,我本人对慈善行业其实不太清楚,就像这次成立高校科研辅助基金会一样,在慈善之前我根本不了解慈善行业,所以找了不少慈善行业的朋友帮我完善内容。其实就算到现在,我都不太懂慈善行业!”

慈善行业的事情很不好说,尤其是公众人物,更加不能随便对慈善行业点评。倒不是说慈善有多大的内幕,其实还是慈善行业比较复杂。

每个国家都在强调正能量,正能量是什么?是正确的三观,是能帮助他人的行为,而慈善则是正能量中很重要的一环。

慈善的根本是什么?取得一定地位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目的不管放在哪个国家都没有问题。所以慈善事业没有任何问题,也很难有什么问题。

然而慈善毕竟是一个行业,是行业就有内幕,就有潜规则。更别说慈善这种不太透明,又很容易掌控大量资金的行业,其中有太多太多漏洞可以钻。

比如说同样的资助,建立一所学校可能需要五十万,可能需要一百万,甚至可能需要两百万,而记录在账面上的资金是多少?也就只有内部人员清楚,正是这种不透明性,才演变成了慈善乱想。

但是,不管怎么样,慈善事业是绝对不能被抹除的行业,这个世界有太多人需要帮助,大众需要有这些慈善宣扬正能量,宣扬风险精神。

一旦慈善行业完全被败坏,整个社会风气就会急转直下,大众帮助他人的热情就会一扫而空。就好比前几年的某十字,当一些负面新闻传出来之后,除了某十字被大众唾弃之外,所有慈善事业全都陷入困境。人们再也不轻易相信慈善基金,同样,一些慈善举动也近乎消失。

这才是王宁不愿意多谈慈善的原因,不管他是支持还是反对,总会有一些人过度解读,甚至是曲解他的意思,到时候对艰难的慈善将会有更大打击。

毕竟不管慈善有多少内幕,他们还是会拿出一部分钱做该做的事情,哪怕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还是有人在其中获得了帮助。而不像现在,慈善陷入困境的时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直接孤立无援。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786章 来自‘公知’的挑衅(中)

“至于对于资金流向的监管,基金会有完善的监管力度!”

慈善让大多数担心的地方正是监管力度,自己因为献爱心把钱捐出去,如果不能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反而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吃大喝,随意挥霍,正常人都会反感、愤怒。

想要让大众相信,严格的监管力度是最重要的。让大众相信自己的善心可以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他们才会像基金捐款,才能让大多数基金运转。

“首先,基金会邀请了十所高校的负责人,他们担当基金会的荣誉领事,负责资金监管以及申请考核!同时,基金还邀请了刘院士,周院士,陈院士,张院士,胡院士,林院士等等十几位前辈作为最高审核员以及监管员,他们负责审核学子们的科研等级,确定他们的科研价值,由他们的评判为申请者划分等级。同时,他们还是监管员,同样监管资金流动,并且有权利调取申请者的申请书,科研方向,如果发现有问题的话,他们可以直接反映并且处理!”

在说话的同时,王宁一样介绍了主席台上很少说话的一群大拿们。有他们的存在,基金会的严谨性自然可以保证。

他们是一群学术界的大拿,而且还是以严谨著称,基本上杜绝找他们帮忙的可能。再说,能够成长到院士级别的大拿都不简单,他们不可能孤身一人,在他们身后,同样有属于自己的力量或者说派系。

科研界也有大大小小的派系,不过这些派系跟体制中的派系不同,不会根据自己的思想,策略之类的划分,他们差不多是根据出身的学校,科研方向划分圈子,相互之间很少联系。

被王宁邀请的院士们也是如此,他们也有自己的圈子跟派系,背后徒子徒孙还真不少。邀请他们之后,基层以及中层审核员就没有太大问题,完全可以找他们帮忙。

再说,真正达到院士级别的大拿,在科研中相当于国字号领导,他们不可能做出有损自己名誉的事情,不可能出现其他基金中的丑闻。

当然,王宁不会将所有人都想的那么好,他还有最后的手段。

“除了以上前辈,同行们之外,基金会更是受到国家监督,并且基金会邀请了陈主任担当基金会的荣誉主席,专门负责基金会的资金管理,如果出现问题,会由陈主任进行处理!”

王宁重点介绍了他身边的中年男子,得体的装扮,严肃的面容,他正是来自纪委的陈主任。

介绍完陈主任身份之后,记者们不禁有点哗然。都是在华国混的,自然知道这位陈主任的名号,纪委头号打手,铁血无情的纪委新星,很多老虎都是被他拿下。也许他的名声在外面不显,在体制中绝对是让很多人又恨又忌惮的一位主儿。

有他对基金会进行监管,有人想要打其他注意可就不容易了。

同时,不少人也有惊讶于王宁的决心。

做慈善基金的那个没有一些猫腻,都有自己的目的,所以他们不愿意跟国家走的太近,免得碰到雷区。没想到王宁直接将纪委的人请到基金会之中,可见他对基金会的信心。

介绍到陈主任的时候,陈主任抬起手算是打了个招呼。

陈主任并不是最终的底牌,王宁还有自己的信心:“说实话,基金会暂时不考虑向外界征集善款,资金则由我本人解决,所以大众不用的安心善款的问题,我也不可能随便挥霍自己的钱不是!”

王宁**解决善款倒不算太大的事情,记者们大多都知道这个情况。不过他们还是惊讶于王宁的大手笔,一个面向全国的高校科研辅助基金可不是小的慈善事业,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每年没有几十个亿扔进去,连一点效果都没有。

几十个亿啊,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现在随随便便扔在科研方面,他们当然会惊讶。

在惊讶的同时,王宁另外一个身份再次冒了出来。特钢集团百分之十股份的拥有人,华国未来最富有的人。

作为金属行业变革的发起者,作为次合金时代的奠基人,未来特钢集团的市价绝对不会低于万亿。拥有百分之十的股份,王宁无疑是最有钱的一群人之一。

哪怕光是享受分红,每年的收益都是以百亿计算,有那种身价,每年拿出一部分钱做慈善好像又不算什么了。

解决监管问题之后,一位记者问出了另外一个主要问题。

“请问王宁博士,我想问如果有学者在基金会的帮助下完善了自己的科研,并且这项科研有极高的市场跟价值,这项科研成果,是属于基金会所有还是属于那位学者所有?”

这就是所有权的问题了,很多学者之所以搁置自己的研究,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绝对是所有权的问题。他们知道自己研究的价值,或者比较自信自己研究的价值,相信研究成果出来之后会带来巨大的收益,所以不想轻易将自己的研究售卖。

并不是所有学者的研究都无人问津的,还是有一部分研究在理论阶段就被无数人看中,想要投入到科研之中。

当然,这是有代价的,他们会跟学者签订合约,合约规定学者在研究成功之后,将科研成果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他们。

学者自然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好几年,结果为对方做嫁衣,他们自然不甘心。于是。只能暂时搁浅自己的研究,或者继续凑钱研究。

基金会也要面临这个问题,自己出了那么多钱,不可能一点回报都不要。科研失败还好说,一旦成功之后,科研成果怎么分配,这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如果学者完成了自己的科研,我们会有一定的协定,如果学者愿意跟基金会合作的话,基金会会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为科研成果服务,并且学者会在其中拥有一定的股份。股份的多少根据价值决定。如果学者想要自己运作的话也没有关系,只需要后期将基金会所耗费的资金还给基金会就可以。当然,如果学者想将研究成功出售给基金会,我们也同样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