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历史的偏差(2 / 2)

烈明 睿士 1855 字 5天前

“朱大人客气了!奉陛下的旨意,这次封赏还有些话,要对大人交待清楚,请朱大人随咱家到值房一行!”

朱平安不敢怠慢,便随着王承恩来到了乾清宫不远处的值房内。一进值房,王承恩便吩咐心腹将值房看护起来,等闲人等不得靠近,这平白的让朱平安也紧张起来。

王承恩看看朱平安的表情,不由一笑,亲自倒杯茶递到朱平安的手中。“大人不必介意,只是因为咱家接下来说的这些话事涉天家机密,又是奉了万岁爷的旨意,不得不小心从事!”

看着朱平安不明所以的样子,王承恩闻言宽慰了几句,在朱平安的对面落座。“敢问朱大人,对这次陛下的封赏可是满意?”

朱平安一惊,赶忙起身回话,“公公说的哪里话,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这次蒙皇上恩裳,下官一跃成为二品武官,心中怎能不满意呢?”

王承恩笑了笑,“恕咱家直言,依照大人此次的军功,只得一个副总兵的官职,的确是有些亏待大人了。”

朱平安连忙想解释一下,但王承恩却将其按坐回椅子上。“大人不必忐忑,这不是咱家的意思,而是陛下要咱家转告大人的话,这些话在朝中文武面前万万不能提及,所以只能出得咱家口,入得大人耳!”

“陛下也知是薄待了大人,但就因为大人是宗室,所以这山东的差使必须由大人前去才最为合适!”

朱平安一脸迷茫。

“实不相瞒,大人父子两代都是我大明的忠臣,陛下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此次朝会前,陛下便已经得知了大人的真正身份,之所以没有责罚,便是体会到了大人父子的无奈和苦楚,由此也想到将这件差使交由大人去办!”

朱平安听得越发的糊涂了。搞了半天,崇祯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交给自己的又会是什么差使,和去山东上任有何关系呢?

王承恩看出朱平安的疑惑,当下不再解释,而是取出了一份大明地图展于桌上。

“大人请看,这里是登州府,这里是威海卫,威海卫与登州府连成一线,牢牢控制着山东南部的海岸线。”

王承恩一笑,脸上带了些考究的意味,“咱家想问问大人,登州与威海卫和天津卫隔海相望,之间如果跨海横渡,需要多长时间呢?”

这个朱平安还是了解的,“回公公的话,顺风航行的话,大概两天,如果逆风而行,不过四天的时间!”

“那天津卫至京师呢?”王承恩紧接着问道。

“车马不过一天的行程!……?”朱平安下意识的回答道,随即好像察觉到王承恩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什么,但又抓不到重点,这就样隐隐约约,云笼雾罩,一时间额头上满是汗水。

王承恩索性丢开了地图,双目紧盯着朱平安,“大人雄踞登州、威海卫一线,有了圣谕,自然可以编练水师。咱家斗胆问一句,如果京师有变故,大人可以几日抵达呢?”

“最多不过七天的时间!”听到王承恩如此一问,朱平安顿时悚然而惊,“公公的意思是……!”

王承恩重重的点点头,“大人总算明白咱家的意思了,这可是陛下对大人的期望所在,还请大人万勿辜负陛下的期许!”

朱平安一时间有些头晕目眩,呆呆的坐回到椅子上。这是怎么了,难道说历史出现了偏差,崇祯皇帝早在这崇祯十二年的时候,便开始为可能出现的最坏的局面做着准备,那为什么真实的历史上还会有崇祯死守北京的悲剧呢?难道说,因为自己的出现,整个历史已经开始向其他的方向转移?

天津,登州与威海卫一线,海上的行程不过费时数天,京师一旦有变,勤王之军数日内可以抵达京师,就算无法扭转战局,也完全可以将皇室接到山东,或者沿海南下,去江淮、两广,甚至是闽粤。天下之大,何处不可以去得!那么,还会出现南明时期各自为战的局面吗?

王承恩缓缓说道:“如今北直隶、山陕、河南河北战事糜烂,东虏不时南下,而流寇又再度崛起,眼见着北方的局势已经是无法收拾,作为一国之君,陛下要考虑的是社稷的安危,因此,才决定在天津卫和登州派驻可靠的臣子,以备不时之需!”

“不时之需?”朱平安暗叹一声,“再过五年这些准备便可以派上用场!”

“陛下对大人的期望,大人明白了吗?”王承恩问道。

朱平安收敛了心神,起身拜倒:“臣自当效死!”管他那么多,先去了山东再说,至少有了块地盘,在乱世之中,这便是立身之本。

王承恩满意的点点头,“咱家会将大人的回复一一回报于皇上,大人也不必感觉压力甚大。山东一地虽是收到东虏和流寇的荼毒,如今民不聊生,但以大人的干才,这不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吗?”

王承恩凝神看着朱平安,那与故人颇有些相似的眉眼,险些使得他的眼泪夺眶而出,但王承恩狠狠的一咬自己的舌尖,硬生生控制住了自己积郁已久的感情,收敛心神,一字一句的说道。

“大人切记,这是陛下的恩泽,更是大人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