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何乐而不为(2 / 2)

烈明 睿士 1887 字 5天前

“流贼,便是流窜于各地的乱贼!”孙世宁忽然插话道,孩童的声音格外清脆,一时间让众人都是笑了起来。

朱平安笑着拍拍手,“没错,世宁说的一点没错。流贼流窜性极强,纵横于各地,官军难以征剿。但组成流贼的主要成分却是各地数以百万计的流民。”

朱平安指指那盘青菜豆腐,抬头问孙若瑄,“孙小姐,如果在下猜的不错,这便是总督大人刚刚亲自下田采摘的那些青菜吧?”

孙若瑄脸一红,但还是点点头。

朱平安又看向孙传庭,“见微知著,总督大人刚刚说如今大明北方连年干旱,今年又是一个荒年,从这一点上来看,恐怕流民的数量又要增加。说的不好听些,想要在这大荒之年剿灭流寇,难如登天。但有一点,居此推断,却可以知晓李闯下一步会向哪里去!”

“会向哪里去?”孙传庭问道。

卢象昇恍然大悟,不禁拈须微笑不语。朱平安则看向若有所思的孙世康,此人出身兵部,从刚才的言谈话语中便可以发现其对兵事还是颇有研究的。

孙世康则看看自己的叔父孙传庭,不是很自信的回答道:“莫非李闯要去河南?”

“为何?”孙传庭好像也琢磨出一些意味来,朱平安则依然笑眯眯的问孙世康。

“因为河南乃是近些年来旱情最为严重的地方,同时也是流民最多的地方,李闯想要东山再起,必须招募士卒,流民众多的河南无疑是最佳选择!”

朱平安抚掌大笑,“孙兄果然好见地啊!”

孙世康略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孙世宁也跟着一起叫好,孙若瑄却是没见过如此的推论,包括朱平安转了这么一大圈寻究李自成的落脚地,到底是为了什么?忽然之间,孙若瑄好像明白了一点,猛然间眼睛一亮,不禁脱口而出。

“朱大人的意思莫非是,家父重任在肩,万不可些许挫折便轻言放弃!”

这一来,众人顿时啧啧称奇,但更为惊奇的则是朱平安,没想到,自己只是提了一个问题,居然被孙若瑄看出了自己的用意。

于是,接下里的话便好说了。孙传庭不过是苦于手中无兵,但卢象昇在巨鹿之战中的收获便足以帮助他度过这个难关,又何必一味的向朝廷讨要陕西兵马,触怒心胸本就不宽大的崇祯皇帝呢。

最关键的一点,民心可用。北直隶、河南、河北流民虽多,但其中甘心情愿从贼的却是寥寥无几,这个时期的百姓,还本能的保持着心中对大明朝廷正统性的承认,还远没有到李自成一竖大旗,应者云集的地步,只要朝廷少一些盘剥,给一口饭吃,百姓是宁愿为朝廷效力也不愿背上那贼名的。

尤其是,朱平安记得很清楚。真正的历史中,即便是北京城被流贼攻破,河北、河南之地还有不少的百姓民壮结团自保,企盼江南王师北上收复失地,就算之后满清入关,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忠于明室的民间武装各自为战,并在随后的历史中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悲壮的抗清战斗。

所以说,孙传庭根本不必为没有兵马而担忧,只要能从朝廷要来一些粮草军饷,再以河南、河北之地的豪族为基础,招募士卒,顷刻间便可以组织起一支万人的兵马来。虽然未必可以达到剿灭乱贼的水准,但足以和流寇周旋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样一来也可以将原本必然进入流贼队伍的百姓拉回到朝廷这一面来,间接地削弱了李闯的实力。

孙传庭只需再上一道奏折,请求朝廷允许他在河南、河北之地任用按察使、兵备道等武官,招募整训团练之兵,如此一来,朝廷的负担减轻,借由当地愿意保护故土的豪族出一部分资财粮草,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整编出和流寇对抗的兵马。皇帝和内阁也绝对乐见其成。到时孙传庭还少不了一个“干员”的称号。

卢象昇大笑着灌了孙传庭一碗酒,孙传庭也因为解开了心中积郁已久的心结,因此喝得是格外酣畅淋漓,看向朱平安的眼神也多了些复杂的神色。

孙世瑞、孙世康兄弟更是大为佩服,原本还在为孙传庭的执着而担心,却没想到朱平安三言两语便解决了眼前的难题,两兄弟更是感激莫名,就连人小鬼大的孙世宁都抱着酒碗来向朱平安敬酒。

孙若瑄则悄悄的躲在门外,看着被众人灌酒的朱平安嗤笑不已,双眼更是眼波流动,不知不觉间,脸颊已被红云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