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最后,也没出现任何关于我,或者我和他之间的信息,本以为会来个处罚通知,什么某某和某某风纪不正啦,私相授受啦啥的,谁知这所学校的学生实在老实得无趣,硬是一条处罚通知都没看到,更别说是我和他相关的了,唉,正史就是这样,一片风光。
还资料给档案室的时候,忍不住想调出自己当年的个人学籍资料,谁想那位戴螺旋镜片的大爷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我,只说私人信息非得本人通过正当方式申请后方可调阅。
而今天时间已过大半,眼看图书馆就要打烊收工,于是我抱着最后的希望,借出了当年的一份校刊,名曰铃兰,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当年那种寄托少年人春情思绪的休闲刊物。
但是可惜的是,就因为它的这种可有可无的身份,留下的,竟只有寥寥几份,残品而已。
但是翻了几份铃兰,却觉得这份刊物做得着实有趣,里面多是学生自己创造的东西,十来岁的少年们,想象力极为丰富,天文地理,文史艺术,无不涉及,竟不像我预料中的那样,只是一些哀怨的诗歌而已…
当然,还是有这类东西的,而且最让我气愤的是,其中的一个作者,竟是本人。
找了半天,原来我还真是存在过的,只是一节简短的诗,却暴露了我狼子野心的企图,真不知道当初自己的脑子是咋长的,只能说是青春期荷尔蒙分泌过量,才会傻呵呵地将那首后来随电影红遍大江南北的《见或不见》刊载在一份如此有思想深度的刊物上,浅薄如斯--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我“啪”的一声将纸页合上,用力程度几乎能将这样一份风中残烛的老古董立刻摧毁,引得旁边坐着的学生纷纷看向我这里,也许正是因此,我十来年不曾红过的脸,此时竟如火烧云般,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