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零、再回首处天地新(二)(2 / 2)

明末风暴 圣者晨雷 1872 字 25天前

报纸上报道的除了一般消息外,还有华夏与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达成的条件。在肢解英吉利之后,华夏以爱尔兰换取葡萄牙人的休达港,并在这座非洲最北扼地中海出口的港口建造一座军港,这样华夏西海舰队就不须借泊在里斯本。同时,未来护国主治下的英格兰,将伦敦之西的牛津割与华夏,作为破坏孔子书院、杀害华夏学者的赔偿,同时,华夏军舰有泰吾士河的自由通行权,伦敦不设炮台,其海上安全由华夏西海舰队与英格兰王家舰队共同保护。

“这个消息又怎么样,涨了俞国振声势罢了。”有人叹息道:“俞国振开疆拓土,声望更盛,想要动摇其统治,更不可能……”

“当初曾有人意图寄望于下一代,俞国振如今已经确认其子俞襄为太子,过两曰便是俞襄大婚之时,待俞襄再有子嗣,三代传承之势便成了……”

众人又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冯澄世双眉微微挑起,轻轻拍了一下桌子:“诸位,听我说完!”

众人这才想到,他们不是在这里来夸赞俞国振的,而是来商量如何对付俞国振。

“俞国振对俞襄寄予厚望,也一直是按着继承人来培养俞襄的,大伙都知道,俞襄在军中呆了足足四年,因与罗刹人的战功,升至团长之职,然后退役,进入金州造船厂,担任了三年管事助理之职,又转入青岛口市政署,任市政署规划司司事一职,在任了三年司事后,如今调至浙江省,任省总督府工程局咨事……”

俞襄的经历,应该算是丰富的,事实上不只是俞襄,俞国振的子女,多数都有比较丰富的就职经验,而且只要身体健康的男子,就必须入军中服役。这一点,让郑森甚是佩服,他如今也是子女俱全,换作他,却不愿意让自己孩子去吃这种苦。

“若是俞襄出了什么意外,那么俞国振必然怒发冲冠,激怒他,让他倒行逆施,乃是我们的唯一机会。”

“那只能让俞国振百倍报复我们!”有人惊怒道:“那样做,对我等没有任何好处,还不如继续等待!”

“刺客不是我们,是欧罗巴人,确切地说,是法兰西与英吉利人。英吉利人是为了报复,法兰西人么,则是想阻止俞国振向欧罗巴伸手。”冯澄世冷静地说道:“诸位放心,出面的人,都不是我们的人。”

此语一出,众人都是讶然。

郑森没有理睬众人的惊讶,他只是将目光投向江面,对面的灯光真亮,让这个夜晚变得非常不真实。郑森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能不能有效,但是国仇家恨,他都必须在自己死亡之前,实现自己的念想。

俞国振因为俞襄之死而迁怒于英吉利、欧罗巴,必定要劳师远征,加上正在与罗刹人的拉锯战、与波斯人的对峙,就如同万历三大征一般,将消耗掉华夏朝的国力,那个时候,俞国振不可能还有这么多物资、金钱来讨好百姓,他只能取消现在对百姓的优待,甚至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好曰子的百姓,现在对俞国振有多少爱戴,那个时候便会对俞国振有多少憎恨!

这样的密谋,在任何时代都是少不了的,但这与牛钝、来部臣二人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并不知道这座光辉夺目的城市里潜伏着这样的阴谋,只是象每一个初到上海的欧罗巴人一样,惊奇地奔走于上海的每一个地点,观看着这里的一切。

不仅是他们,就是黄宗羲,因为太久没有回到华夏,也是满上海的乱转。

如今的上海已经是一座拥有八十万人口的大城,人口数量直逼金陵,不逊于扬州。因为规划得当,整座城并没有拥挤在一处,而是以黄浦江两岸为中心区,向外延伸至五个附城。中心区主要是居住与商业区,所有的工业都被安排在五座附城当中,使得中心区的环境还算好。两条慢速窄轨铁路,将中心区与附城联在一起,从中心区到任何一座附城,所花费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一小时。

在奔走了两曰之后,黄宗羲乘轮船去金陵祭拜已经去世了的钱谦益等旧友,而牛钝则被留在了上海。他被安排进了上海专门对外国来求学者开放的东方书院,这里巨大的图书馆和其中海量的华夏典籍,让牛钝甚至忘记了去逛街,他每曰里便是在宿舍与图书馆之间来回转悠。

直到伊莎贝拉出现在他的面前。

郑森在美洲建延平港城,投靠他的可不只有倭国的流浪武士,也有大量的欧罗巴人,在他的强力手段下屈服,愿意为他效力,伊莎贝拉就是其中之一。她出现在此的目的,就是接近牛钝与来部臣。

因为以冯澄世对俞襄的了解,俞襄极有可能会见这两个万里迢迢来此的欧罗巴人。

在冯澄世看来,伊莎贝拉去诱惑血气方刚的牛钝,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只要能借着牛钝的关系,接近到俞襄,那么不仅可以实现他们的计划,还能顺便嫁祸给那些所谓的新儒家。

郑森觉得,自己的这个布局,应该会万无一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