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商贾之辩(一)(2 / 2)

大讼师 莫风流 1779 字 20天前

任延辉看向鲁阁老,低声道:“以往,鲁阁老和安国公的关系并不算亲近,后几年反而越发相处和睦。现在看来,是因为二位商议出所谓杜九言之法?”

“让你们的孙女女扮男装,当讼师。不知二位是打算做什么?修改典法便是动摇国之根本,二位野心昭昭啊。”

鲁章之指了指外面的泛着白的晨曦,“如此时辰,想必在任阁老的眼中,还是黑夜吧?”

“可在我眼中,却已是白昼。”

“你用什么眼睛看事物,事物就会以什么样的形态浮现。要想他人正,必先自正!”

鲁阁老话落,不由朝杜九言看去。

他倒想杜九言是他们所设计,如此,他也能得意一番,培养出这样出色的外孙女。可惜不是,这个外孙女,和他并不亲近,甚至于,他对她为何突然有这样的改变,全然不知。

他很内疚。

“重典治国!”杜九言看向王大人,视线又落在柳御史的面上,“柳大人刚才说的,看似很有道理,可惜,若我当日在朝堂上,我必要劝阻修改此律例。”

“劝阻?若不修改,国库无银,由你来填补?”

杜九言笑了,负手走了两步,裙摆浮动她笑颜如花,“库银是罚来的吗?”

“非也!”她道:“商贾要囤货,不远百里水路月余到京城,这一路的成本,当时的付大人可曾计算过?”

“一旦米六百文,水路运费,他运到北方却遇到了朝廷规定米价,一旦米六百零十文。”杜九言道:“一船多少米,交多少的税,折算后的成本,若按朝廷规定市价买卖,他就是亏。”

“商贾重利而已!国家灾难在前,他们还谈利益,实在是不齿!”柳御史道。

“您不重利,不如将您的钱拿出来救济城外穷苦百姓呢?”杜九言讥讽道。

“我不是商贾,所挣俸禄不过他们九牛一毛,养活一家人都难,谈何来救穷苦百姓。”柳大人道:“国难当前,自是竭尽全力,各自发挥所长。”

杜九言道:“柳大人的所长,就是站在这里纸上谈兵吧?”

“你,”柳御史怒道:“圣上说了,议论事莫要攻击他人,你若如此,就不要再谈了。”

杜九言拱手,“抱歉抱歉,昨天在大理寺和任阁老吵溜嘴了,现在被他影响的,一开口我就不想说道理,而是直接开骂。”

“杜九言!”任延辉大怒。

“喊我媳妇干什么?”桂王扬眉看他。

任延辉磨牙,拂袖转过头去。

杜九言笑了起来,一方方拱手,道:“言归正传!”她一顿道:“商贾重利,这是应该的。这就是读书人重名一样,大家各有所求,不伤人夺利就在情法之中。他们一船人,上至商贾家中父母幼子,下至船员伙计一家数口,你让他们不远百里,只为灾区送温暖,这就是强人所难。”

“送或者不送,这是他们的权力,他们可以量力而行,但也只做买卖。”杜九言道:“但,即便他们不救灾,就能否认,他们做的事只为钱财吗?换言之,如果没有他们将米粮百里运送而来,在北方的百姓,即便怀揣银两,也只能出城吃树皮!”

杜九言说着微微一顿,“另,柳大人只说了重罚偷税,却没有去提起化成十四年因为饥荒死的人数。光北方四府死了整整一万六千人!”

“许多不缺钱的大府里,居然也有饿死的人。”

“这是为何?”杜九言道:“这就是重典之后的弊端。税或许没有人漏,但在强硬的重典之下,是没有商人再受苦受难,运送米粮!”

“所以,这就是祖师爷在修撰这条律法时的目的,罚,肯定要罚,但不能罚的人倾家荡产。狗急必然咬人,漏税和人命相比,孰轻孰重?”杜九言道:“张弛有度,这就是祖师爷的目的。”

“逼的别人无路可走,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有路走。”杜九言道。

柳御史要说话,杜九言道:“这是扶持商贾的律例,至于商贸的发达对于当世进步的推动和影响,我记得两百前,祖师爷曾说过,有心人还专门记录成册,各位可以去翻一翻,我就不班门弄斧。”

“所以,这条律无论是在当时饥荒年,还是如今的太平年,都不能改!”杜九言道。

王大人道:“你可知道,如果不重罚,会有多少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