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 / 2)

兵家大争 白塔zZ 3878 字 25天前

“大王希望泾阳君能搅乱河东局势,不能让武周步步蚕食晋国。各国军力平衡,对我魏国才最为有力。所以大王有意留我在泾阳君麾下效力,不知丞相觉得这个泾阳君如何。”卫劫语气平静,对于魏无忌的安排,说不上愤怒。

张耳略微沉吟后说道:“泾阳君此人至孝,性情不恶,待人甚厚,有大王风范。而且此人极度推崇法度,讲究规矩。对待自己的部下,很是宽容,待之如子弟。对待敌人,可以从他攻略蒲地可以看出,可谓心狠手辣,不留生口!”

“此人有豪霸之气,豪能与刘邦相比,霸气比之项羽,稍逊一筹。更兼勇力过人,善于倾听部下劝谏,只是底蕴太差。比之大王,略有不如。”张耳对公孙策的评价很高,让卫劫陷入了沉思。

“此人如此英雄,留着必成为我魏国后患。当提早杀之,以绝后患!”卫劫如花娇艳的微笑中,说出了让张耳直摇头的建议。

“你想的太多了,泾阳君能不能在晋周两国直接生存下来还是一个问题。河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不是王霸之地。再说那秦国,也不会坐看泾阳君成长起来。等我魏国雄起之时,泾阳君可能已经灰飞烟散,不复存在。”

张耳最后的一句话,结束了两人之间的对话。

初九,魏国送来的人口陆续前来。公孙策将他们统统安置在首阳军镇和永济军镇,同时全军进入战备状态,公孙策本人率军坐镇永济,防范魏军或者周军。同时传令郭亮,让他率部北上,协助马超与赵云。

对于公孙策提前出兵,让龙阳君卫劫有一点被欺骗的感觉。因为他感觉这笔买卖做亏了,公孙策初五派出马超等人北击晋国,然后又在初七和他用既定事实换取人口,有一种做无本买卖的架势。

而此时的董卓,已经将西凉旧部召集到夏阳,全力攻打夏阳。夏阳守将是李神通,李唐宗室大将。将夏阳经营的稳固如磐石,依靠大河源源不断的获得晋国的补给,利用城墙不断消耗董卓麾下西凉军。

可是初九这天发生了变化,因为大河东面的汾阴城没有如期送来各种物资,让夏阳守军士气大降,差点被董卓一口气攻破。

董卓夜晚望着夏阳这座破城,志在必得。他一点都不稀罕大秦给他的那个富平君封号,他现在只想攻破夏阳,挥兵渡过大河,率军直击太原郡,杀尽王允族人!

夏阳城中,李神通忧心忡忡。守军不足两千,大多带伤,不出意外的话,明日天明就是夏阳城破之时。

城头上望着联营十里的西凉军,他只恨手中没兵。不然破釜沉舟,来一次夜袭,说不定还能收获奇效!

第三十一章 父与子

董卓十里联营状如弧形,三面包围夏阳城,只留夏阳东边因为靠河故无法扎营,可谓围三缺一。再说董卓的目的不是杀李神通,而是攻克夏阳,方便自己进军河东。

夜里董卓想到自己将要踏上河东,然后就能攻入太原,宿仇得报。心中之欢喜无法用言语描述,更是难以入睡。带着卫士在大营之中巡视,嘱咐各营守将,谨防晋军夜袭。

董卓女婿牛辅听了,很不以为意地说道:“君上,城中残兵不足两千,又都是伤兵,有什么好防备的?”

董卓知道自己嗣子郭亮被立为世子,牛辅是很有情绪的。所以对牛辅的牢骚很是容忍,指着自己与牛辅的脑袋说道:“你我报仇雪恨之机会就在眼前,此时就该更加谨慎。狮子搏兔,尚尽全力,何况是搏杀于人?”

“当初就是咱家疏忽一时,为贼子所害。我若是城中守将,今夜必行那垂死一击之事!那李神通身为李唐宗室大将,不可小觑!今夜务必加强警戒力度,否则以军法处置!”董卓说罢,转身就走。

李儒和牛辅关系亲密,临走对牛辅说道:“阴沟里翻船的事情还少么?岳父大人知你心中抑郁,否则刚才你铁定免不了一顿鞭子!都是死过一会的人了,还有什么看不透的?”

“传我将令,左军各营加强警戒力度,军分两拨,轮番执勤!”军营外,董卓听到牛辅的大喝,只是笑了笑。

夏阳城中,李神通也是无法睡眠,在伤兵营中慰问伤兵,同时表达自己愿与夏阳城同生共死的决心。

“将军,城外有汾阴信使!”亲兵疾步跑来,对李神通低声说道。

李神通很想知道汾阴为什么停止了物资供应,急忙带着亲兵去找汾阴信使。要知道他前端时间能守住夏阳,使夏阳安稳如山,靠的就是弓弩。今天就是因为箭矢用尽,才被西凉军攻上城头,在激烈的城头搏杀中,让守军元气大伤。

李神通,名寿,字神通,以字行。唐朝宗室,李虎之孙,高祖李渊堂弟。

以字行是“以字行于世”的意思,是一个关于称谓的术语。汉字文化圈中,中国、朝鲜半岛、越南等地之古人,一般有“名”有“字”,“以字行”即是因为种种原因,多仅称呼此人的“字”,而不熟悉其“名”。

例如项羽,名籍字羽;刘伯温,名基字伯温;唐伯虎,名寅字伯虎;还有近代军神蒋方震,字百里,都是以字行于世。这种情况在隋唐达到了鼎盛,就连孟浩然也是如此,以至于本名都不为后人所知。

李神通于隋朝末年作为人质,留在京师长安,当时李渊与李世民等人从太原起兵,李神通与亲人逃入鄠县山区南部避祸。当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李秀宁到来之后,便与史万宝、裴勣、柳崇礼等人举兵响应,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事后李渊授李神通光禄大夫,占领长安后改授宗正卿。

武德元年(618年),李神通被封为郑公,不久改封永康王,再改封淮安王,拜右翊卫大将军。不久,李神通担任山东道安抚大使,节制山东地区的唐军,击宇文化及军于魏县。此时李氏宗亲除李渊诸子以外,唯李神通势力最大、任务最重,从李渊将山东一带军事委由李神通处置,可见他对李神通之信赖。

窦建德占据山东后,李神通退保黎阳,后兵败遭掳,却以唐帝血亲的关系被窦建德待以客礼。武德四年,窦建德被击败,李神通被授命为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仍担当抚慰山东的重任。后随秦王李世民讨伐刘黑闼,改迁左武卫大将军。天下平定后,李神通遂少见用。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爆发,李神通虽未策划与响应,但他素与李世民相善,事发之前仍与李世民夜饮,并护送李世民返回府邸,应属于支持李世民一派。贞观元年(627年),李神通拜开府仪同三司,赐实封五百户。诸将相不敢论功叙勋于李神通之上,后太宗调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时,李神通亦以功勋得以不降,可见李神通的功勋及地位对于李世民节制宗室、功臣有所用处。

李神通在贞观元年封功臣时与李世民争论,以两人的亲密关系这似乎是故意做给众臣看的,当时争功严重,两人合谋是为了平息众论。他被封为五百户,而很多重臣的封邑都不高,大批宗室被取消王爵,降为郡公,李靖当时封四百户。李道宗在平定突厥时有大功,也只是增封到六百户,可见贞观元年也不会很高,李神通的弟弟李神符接替李孝恭担任了扬州都督,兄弟两人都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去世后都追封司空,是唐朝初期的大功臣。

要知道在建国之初给功臣封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项羽取的天下霸主之位就是因为封功不当,才有垓下之败。封功封的厚了,会尾大不除,于国家稳定不利;封功封的少了,会让手下人离心离德,搞不好就众叛亲离,覆灭成灰。

李唐初期的稳定,离不开李神通的主动牺牲,他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保护了李唐宗室的利益。要知道李神通兄弟是唐初很有力量的一支派系,他们的决定代表着一大堆的人选择。

李世民也没有亏待李神通,他的十一个儿子,有七个被封为王。就连李神通的弟弟李神符的七个儿子,也被悉数封王。

李神通看到汾阴信使吃了一惊,因为信使不是别人,而是现在的汾阴守将,自己的长子李道彦。

李道彦自幼孝顺,后来李渊在太原起兵,李道彦随李神通在山里躲了几个月,食物吃完了,外面又在追捕他们。他化装成乞丐去乞讨,或者在山中寻找野果给父亲李神通。

李神通吃的时候就问他吃了没有,李道彦就撒谎说自己吃过了,哪能骗过李神通。李神通吃的时候都会分给他一些,李道彦舍不得吃,都会留下来备用。

后来李神通死亡,李道彦守孝,在坟边搭建草庐而眠,日日修理坟边草木,背土将父亲的坟地不断加固加高,时间久了,以至于他容貌枯毁,亲友不能相识。李世民很感动他的孝道,对他很重用,让他去西北安抚党项部落,在侧面协助李靖攻击吐谷浑。

党项部落来依附,表示前面隋人欺骗过他们,他们很难相信唐军。于是李道彦与军中诸将一起和党项首领锸血为盟,党项人很信这玩意儿。于是放松了防备,李道彦见有机可乘,进攻党项部落。

然后很倒霉的失败了,被党项人干掉了几万人。李世民很愤怒,兵败没什么,关键是在西北各民族哪里李道彦丢了宗室的信誉。被李世民夺职削爵,贬为庶民。

可以说李道彦是个至孝之人,但做事不考虑大局,是人生最大的缺点。

“父亲,汾阴已被秦军铁骑封锁,担心父亲有失,孩儿今夜寻得良机,率城中精锐,前来援助。”李道彦很关切的神情,让李神通高举的巴掌无力落了下去。

“你糊涂!夏阳本就是一块飞地,丢了就丢了,无关大局。如果汾阴丢了,秦军有了在河东的据点,那可是天大的麻烦!”李神通厉声呵斥。

“孩儿只知父亲的安危最重!丢了,还可以夺回来。如果父亲没了,那可就永远都没了!”李道彦低声说道。

“晋王将河东一地委托给为父,现在你这逆子丢了汾阴,让为父如何去面对晋王!”李神通神色愁苦。

他也知自己的儿子是为自己好,可不能不顾及李氏利益啊!不顾大我,只顾小我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宗室大将那么多,至今复活的又有几人?晋王能拿父亲如何?还请父亲随孩儿速速过河,退往西河郡,与李靖将军汇合!”李道彦跪地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