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2)

兵家大争 白塔zZ 2868 字 25天前

紧接着李青云带着近万杂兵,打着河东军旗号赶赴晋阳,同时带来周军在孟津陈兵五万,随时渡河的消息。

而高顺也顺利攻取寿阳城,着手开始迁移周围民众,准备尽数迁往南上党郡。北上党郡将来就是最前线,专门应对来自井陉的燕赵军队。

李世民也算守信,虽然秦周两国正式的停战结盟书还没有发过来,他已经开始从雁门郡抽调民众,交由公孙策迁移。

晋国此时将近四百万人口,五十万人口被迁走,可以说是大出血。

四月十五,李世民转交了三十万人口后,秦周两国的诏书同意之前的盟约。于是三国,准确来说是四国同盟成立。毕竟公孙策一回河东,就会建国称王。

至于李世民之前的那个兄弟之国燕国,现在可以去打酱油了。神州西北与中原结盟,影响自然是极大的。

如果这个盟约能够维持下去,那么秦国攻巴蜀,周国攻荆湘,晋国北征燕云,必然是各有所获。

而公孙策被三国夹在中间,他的存在就是三国的缓冲和联系。他占据的只是三郡之地,影响不大。尽管公孙策距离三个国家的国度都很近,可以算是接近三国腹心之地。

同样的,公孙策可以威胁三国国度,那么也说明三国想要攻打公孙策,直接调动国都卫戍军就可以。

至于要不要限制公孙策发展,三国潜意识里是限制,要活活困死他。

但这不实际,如果困住公孙策,公孙策就能全力发展国力。这个世界规则已经改变,谁也不能保证他研究不出来那些大杀器!

所以必须要给公孙策一个扩张地盘的出口,而且这个出口不能太近,要远一点。这样就无形之间增加了公孙策的后勤补给线,要加大公孙策扩土的难度。

那么有太行山天险相隔的赵国就是公孙策最好的对手,赵国国力比公孙策强,但强不了多少。又有井陉古道天险,加上赵国现在在太行山修建的堡垒关卡,就足够公孙策头疼。

于是四月十五四国同盟会议后,公孙策在之后的酒宴中兴致不高,只是和部下一起喝酒吃肉,没有去和成堆的历史名将拉关系。

“君上,房玄龄有事相商。”楚萌萌低声说道。

公孙策抬头,醉眼迷离,指着几步外的房玄龄说道:“宰相?过来坐。”

“君上错言,房某此时只是晋国工部一侍郎,哪敢称什么宰相!”房玄龄从容而坐,径自取碗倒酒。

“有宰相之才,如何做不得宰相?我建国在即,需要一个宰相。房先生,可有跳槽的想法?”

公孙策说着,给自己添一碗酒,与房玄龄一碰,说罢,一口饮尽。

一碗酒下肚,房玄龄见楚萌萌给他们倒酒,摇头回应公孙策:“君,醉言尔。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房某有心,晋王不许为之奈何?”

公孙策扭头看李世民,见他也在看这个方向,两人相视一笑。公孙策指尖敲着桌子,盯着房玄龄说道:“既然房先生知我醉了,又能商议何事?”

“李靖、秦琼与程咬金三位将军之事。”

“我记得,程咬金在我手里。李靖、秦琼是怎么回事?”公孙策扭头望左右部下。

“姐夫,李靖和秦琼被我俘获,都交给了臧霸将军。想来此时都应该看押在夏城,这样的小事,之前没有对姐夫提起过。”李青云跟着公孙策一起说瞎话,公孙策这个人,他发现有的时候很厚黑。

“这也叫小事?那就当这是小事吧!房先生,喝酒要尽兴才是大事,再饮一碗?”他笑眯眯抬起酒碗,房玄龄只能跟着再喝一碗。

“一个军神,一个门神,一个无双神将,这三个加在一起,可比五万大军!房先生,是不是以为我醉了,想要从我这里做那无本买卖?”

“不敢,房某只是来摸摸君上的底线。”

五万大军的评价,房玄龄觉得很中肯,就算公孙策说那三位神将价值十万大军,他也要认。否则会得罪那三位神将和他们那一系的神将。

赎买有价值的俘虏,真心是一件打掉牙也要往下咽,还要充笑脸的事情。价钱给的低了,是对自己人的侮辱,给的高了,那就是傻帽,可又不得不给。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俘虏换俘虏。

“我不缺粮食金银,更不缺美貌女子,也不缺人口,地盘现在也刚好。连我都不知道我需要什么,晋王拿什么来交换他需要的三位神将?”

公孙策指尖敲着桌子,皱眉思索,似乎是在思考自己缺什么。

“三哥,你刚才不是说缺丞相么?”公孙恩插嘴,他的话让房玄龄脸上直冒黑线,而公孙策缓缓点头,一脸笑容。

“还是我家小七聪明!房先生,去给晋王说,给我两名宰相就成。要纯臣,别找那些身在河东心在太原的人来充数。”公孙策与房玄龄又碰一碗酒,房玄龄离去。

望着房玄龄离去背影,公孙策突然对左右说道:“一代名相给我的感觉很一般,你们怎么看?”

“君上,房玄龄只是来应付差事。阿萌估计,他甚至很想去河东。到河东安心养老,想来他都愿意。”楚萌萌嘿嘿笑说。

一旁李青云点头说道:“楚军师所言在理,长孙无忌构陷房玄龄之子谋反,害的房氏直接衰败。而此时长孙无忌身为晋国首相,房玄龄如何心甘?”

“可他是凌霄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我们不用再对他眼馋了。我觉得陈宫治理下的蒲地还算不错,他当个丞相没问题。我们缺的是内政骨干,光有才干不行,关键还是一个‘骨’字!”

公孙策刚才纯粹就是让房玄龄给李世民添堵去了,若为了赎回三名武将,李世民使用两名丞相大才为筹码。那么李世民手下的文武必然会起冲突,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

而公孙策本身,也不想放掉李靖三人。这可是极为难得的上好人质和筹码,搞不好哪天还能用上,用来赎回自己被俘的将领。

这件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第二天,两军交接晋阳城,各军缓缓撤离,各归各家。

李青云手下近万杂兵列装了晋阳武库内的装备后,被公孙策派遣到高顺那里,驻守北上党,关键就是寿阳城。

而董卓则率西凉军去南上党郡扎根,那里将来就是他的防区。

这一战很神奇,公孙策军队不减反增,还多了李晟近万神策军。加上地盘扩张,他可以说是第二赢家。

秦国总的来说付出和收获勉强平衡,但获得了西河郡,也是赚了一些。

唯一亏损的就是晋国,接连大战之下,损兵近十万。现在倾国兵力也就四十万撑死,远远没有公孙策偷袭蒲地之时来的风光。

那时候的晋国,在主力于长安覆没后,还是敢和燕国东争冀州,在西派遣李神通在大河之西埋钉子的强国。

现在,晋国已经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