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军国世界(2 / 2)

山本五十六将兵变后发生的事情全说了出来,虽然清除藩阀势力,走军国经济路线都是他愿意看到的,但当得知裕仁把自己赶到东帝汶任守备司令,还一意孤行扩充陆军,增加朝鲜和南桦太岛驻军的数量后,永田铁山还是忍不住张大嘴巴,半晌后才缓缓闭上眼睛。

深深的无力感从他心底浮起,现在这个残躯连床都下不了,还能做什么呢?等走出医院外面大局早已定好,所以根本无法再扭转。想到这里他又感觉身体开始疼痛。“哎!被寄予厚望的裕仁天皇还是不如杨秋。”心底重重的叹口气,才重新睁开眼睛继续询问:“山本君,这下恐怕大大的不妙了。”

“是的,太不应该了!国力已经不容许海陆同时的对抗,他们这样做不仅会激怒支那,还会让米国米国提高戒备。”山本五十六没说英国,因为只要南进英国就是死敌,但在解决英法前却又要和中国拼陆军竞赛,还要防止美国的介入,实在是个必死之局!

其实他之所以和永田铁山结交,也是因为两人目光相同,否则以他心高气傲的脾气,连海军内很多人都看不上眼,又怎么会结交陆军朋友呢。但唯独对永田铁山非常佩服,因为两人一个主张对苏结盟加强海军,对华妥协争取媾和,另一位则促成主动将生丝贸易权交给中国。其实说到底,这都是示敌以弱,故意把软肋交给敌人的手段,和杨秋把石油通道继续交给英国监视,换取沙特和阿拉伯地位一样,最终目标都是避免陆海同时对抗。但现在这个局面被打破了,刚刚透出点光明的前途又变得灰暗起来。

“那么机智的山本君,下一步又会怎么做呢?”永田铁山故意用上轻松口吻,但在山本看不到的另一边,大手却死死握住床单,手背上青筋暴突。

“还能怎么做?我们这些身为帝国臣子的军人只能尽忠职守了,现在只希望出现一个机会,能让我们提早南进。”山本五十六目光凝重。局面已经彻底不同,即使杨秋因为想举办世博会,也肯定不会放任日本扩大陆军,所以军备竞赛和增兵朝鲜势在必行。而日本因为此次兵变,提早军备也必然会加速对外扩张的时间表,否则谁也无法保证当下一次内部矛盾激化,会不会出现几十万军人互相内战的场面。

永田铁山欣慰的点点头,总算还有明白人:“是啊。只能提早南进了,但是如果提早打破势力均衡,山本君恐怕就无法避免和英国提早较量了!支那海军不知道会不会卷入进来,哎为什么要这么早扩大陆军呢?晚两年军备也比这种情况好啊。”

听他最后的叹息,山本五十六深吸口气,是时候为南进草拟详细计划了!所以他拍拍永田铁山,安慰他好好养伤后迅速离开了病房。等到如同一团光晕般模糊不堪的背影最终消失,永田铁山也慢慢闭上眼睛。

和两人想的一样,得知日本要淘汰伊势级战列舰,建造2艘新战列舰和4艘重巡洋舰后,英国白厅立刻采取对策,将驻扎在地中海休整的马来亚号战列舰和两艘重巡洋舰重新部署到新加坡要塞,用于震慑日本保护重要的荷兰盟友。

但与此相反的是,罗斯福却不思加强太平洋舰队的力量,反而采取与英国截然不同态度,再次向国会提交《菲律宾独立法案》,并以远东地区存在军事竞赛加剧,美国应该积极解决国内事务避免卷入冲突为借口,鼓动占据优势的孤立主义思想的议员,试图强行通过法案让美军撤出菲律宾。

法案提交给国会的同时,获得日苏帮助促成金价不断下跌后,罗斯福却突然翻脸以被人蓄意破坏金融市场为由,宣布实施百日经济法案。根据法案,美国政府禁止一切金银交易,所有金银只允许出售给联邦政府,同时强行将黄金价格捆绑在每盎司33美元。

法案一出,无数持有黄金的商人和公司损失惨重,为保住财富他们立刻发动游行指责白宫剥夺敛财。但他们遇到的是一位比裕仁更狠的大boss,在获得国会授权实施百日紧急法案后,罗斯福早已军政大权一手在握,所以立刻针对这些人,以散播gc主义破坏经济改革为名下令镇压!

莫斯科躺着中枪的同时,三千多抗议人士在短短十天内被投入联邦监狱。

紧接着,罗斯福又提出著名的节约法案,宣布缩减政府开支和退伍军人津贴总计五亿美元,还再次强调菲律宾驻军开支太大,表示如果国会不采取断然行动,经济复苏还是会被菲律宾泥潭拖垮。最后,在大多数美国民众支持抛弃菲律宾全力解决国内经济的影响下,国会终于开始认真审视退出菲律宾的计划,并表示最迟将在1934年6月前解决菲律宾最终地位问题。

得到国会的回复后,罗斯福又拿出最后一个杀手锏,宣布中止美元与黄金挂钩的货币政策,放弃金本位,并人为地强制将美元贬值百分之四十!

世界哗然!谁也没想到,本来还坚挺的美元会突然贬值百分之四十,那些之前因兑换美国国债而持有大量美元现钞的国家和私人顿时损失惨重,包括罗斯柴尔德等犹太家族在内的富豪们,一夜间就资产缩水近半!持有美元最多的欧洲各国经济再遭重创!

错综复杂的远东地缘政治因620兵变再次发生微妙变化,罗斯福疯狂却极富针对性的金融改革更让世界再次体验强人政治的果决和狠辣。而欧洲另一位强人希特勒也终于如愿获得大选胜利登上德国总理宝座,就职演说当天就公开表示要重新武装德国,争取正常国家的地位!

新一轮的世界政治角逐,终于在政治强人们的行动下拉开大幕,欧战前的军国主义卷土重来,新生的中华民国站到了十字路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