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离别(2 / 2)

娇术 须弥普普 2385 字 1个月前

自顾延章来了,他整理州中事务时实在是看不惯,正好孟凌乐得做甩手掌柜,只把事情一扔,半点也不操心了。

兵丁们名义上是归知州管,却人人知道,事情其实是通判在做,见得饷银一涨,数一数,正是原本少的数,哪里还不知道内情,自是个个将好处记在心里。

听得那兵士这般说,许继宗心中也叹了一口气。

顾延章整顿州衙的事迹,他上回过来的时候就听人提起过,回到京城,还当做趣事同天子学了一遍。

然而直到此时他才真正察觉,这于他们而言,并不是多大的事情,对兵丁们来说,竟会有这般重要。

什么叫做会做事,这便是了。

州中并没有多出半文钱,可却让这些个兵丁人人俯首帖耳,感恩戴德。而胥吏们固然恼火,固然恨得牙痒痒,只是半点没奈何,还要巴着这一位“顾通判”不放,毕竟攀上了他大腿的,从此风生水起的,可是还有一个黄老二作为现成例子。

那兵丁还在继续往下道:“谁没长眼睛?以往哪一年冬日里头不冻死二三百个,偏偏通判来了,再没听说冬天路边再有死人的。”

“去看城西的安济坊、安乐庐,住着的那些个孤寡老人,少说也有上千,这一年里头有了施药局才能救得活命的,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通判活了这样多人的命,下头自不会是忘恩负义的……”

“往年有灾民经过,总要闹出好事来,今岁这十来万人,竟是没听到什么犯事的信,全托顾通判的福,还把福寿渠给修了,前一阵下了那样一场雨,放在从前,水都要积得一尺深,如今半点事都没有……”

“这渠修了这样久,大家只出了点银钱粮米,州中连服役的人都不用抽……”

他说着说着,嗓子也有些发涩,卡了好一会儿,才低低地道:“怎么就这样走了……旁的官,少说也要做三年,做得久的,四年也是有的……这样好的官,也不晓得被那一处走了狗屎运的地方给捡了去。”

这兵丁年纪不大,性子也憨,又兼此时此状,人人都憋着一股劲,他索性也不避讳了,说起话来直愣愣的。

许继宗原本也知道顾延章在此地做的各项事迹,可无论是见到文书上的奏报,还是听见旁人的介绍,都不如听到赣州百姓自己开口讲述来得让他动容。

一时之间,他竟是有种感觉,仿若如果自己生在赣州,也不会想要叫这样一个官员走掉。

从前听得人说,亲民官做得好了,离任的时候,自会有百姓送匾额、送万民伞,磕头送别,许继宗在宫中数十年,见惯马屁奉承,见惯虚情假意,只以为那些都是人编出来哄名声用的,直到如今才真正相信原来那些不全是假话,“父母官”三字,并不是骗人。

他心中正在感慨,却是忽听得下头不知为何,安静得可怕,连忙探头看去——原是顾延章已经快到得城门之下。

仿若被神仙施了法术一般,老人、妇孺、壮汉、孩童,都一言不发,拿极可怜的眼神望着城门处,有些实是忍不住,用手捂着嘴,无声地流着泪,连眼泪都来不及擦。

城门下,顾延章也没有出声,更没有下马,只回转过身,对着来给他送别的万千百姓,躬了躬身。

他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可人群里头已是再忍不住,爆发出一阵阵的哭声。

正在此时,不知是谁忽然大声喊了一句,问道:“官人,您这便是再不要我们了吗?”

声音里头带着哭腔,含含糊糊的,话音又悲又痛,听得人心口一抽一抽的,难受极了。

街道之上,登时哭声一片,成人压抑的哭声,同小孩不懂事的哭叫混在一处,更显得杂乱无章。

一人跟着喊道:“官人,如今福寿渠还未修完,辛辛苦苦做下的事情,竟是当真不再理会了吗?”

“通判不在了,谁还会去管安乐庐,这是让我们这些没用的干净死了得了!”一个半截袖子、半个裤腿空荡荡的老头拄在拐杖上,泣不成声地哭道。

“官人莫要走了!留在此处罢!”一人叫道。

这一句话,立时引起了众人的认同,一齐应和道:“官人莫要走了!”

叫声此起彼伏,比起来除了声势,更显哀伤。

众人还在哭着,却听城门“嗡”地一声,慢慢打开,是赣州城的官吏们带着衙役兵丁,从外头走了进来。

原来他们本是在城外营地处等候着,准备相送,不想等了半日,也没有见得人与车队出来,又因北门口人群太多,守卫的人担心生乱,已是将城门关了,消息晚了许久才送出去,使得他们此刻才回来。

有了这一拨人的加入,原本促襟见肘的人力终于得以缓解,还没等在城门下维持秩序的兵丁们松一口气,已是从蟠桃路后头传来一阵人声。

“官人且先莫走!”

随着人群分开,七八人簇拥着一把大伞朝前而来。

这伞比起寻常的伞要大上两三倍,伞面上一层又一层地贴满了纸条,上头写满了名字,按满了指印。

是万民伞。

兵丁们并不好拦,便把他们放了过去。

当前两人将那伞高高举起,也不说话,只红着眼睛看着马上的人。

顾延章翻身下马,行到前头,把那伞接了过来。

人群里头登时传来一阵掌声,又夹杂着哭声。

他举着伞,对着来送行的人群躬了躬身,再无一句话,只跃上马背,打马掉头,便往城外而去了。

随着城门的关闭,百姓的哭声也被留在了高高的城墙、厚厚的城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