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欲闻道,世家寒门暗战(1 / 2)

道果 战袍染血 1737 字 1个月前

翌日,学子齐聚一处。

讲学,是在孟府别院中举行的。

这处院落占地不小,明显经过修整,庭院中一片空旷,摆放着一排排的桌椅,依稀还能看到假山、石台被铲除后的痕迹——

毫无疑问,为了这次的讲学,孟府着实是大动干戈,耗费不小。

邱言的座位,则位于院落最里面,坐落阶上,有屋檐遮挡,从这个位置,可以将整个院落尽收眼底。

大清早,孟府仆从就忙碌开来,一名名学子的到来,就让这座别院里充满了人气文思。

不过,文思的跳动,不是在思索文章、典籍,而是谈论与邱言有关的消息。

和其他的大儒不同,邱言的出世颇为传奇,随着他的名声越来越响,做下的事越来越多,与他有关的消息,也就逐渐流传开来。

这名声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旁人对他的看法。

最初的时候,他在青昌县稍有名声,是因为赈灾施粥,跟着则是马阳对他有所指点,这个时期的邱言,本身的学问名声并不如何,旁人提起他来,总是因为其他事情。

紧接着,他受邀前往武信城中,经历种种,在文会风波之后,终于初露锋芒,将剑南有名的才子方子延、顾言之都比了下去,更和城中风云人物沼人王子葛洛兰有了冲突,却没有吃亏,这件事情,令城中将领后裔齐鑫等人,对他生出了兴趣,这是人脉之始。

经历了这个阶段,邱言的文名算是有所兴起,却局限在一定范围,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文会上的一首悯农,让他在农人中渐有名声,与沼人的冲突也和军方有所联系,而文会上抄录的诗作,同样让他书法造诣的名气流传出去。

在这个时候,邱言只是个有潜力的才子,能让人称奇、在意,却不会被人真当一回事,多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种局面,在乡试后才有了改变,他的一纸兵策,不仅将自己推上了解元之位,也让名声直达天听,连带着还有诸多余波,真正登堂入室,不过,这名声还只是局限在剑南一道,纵然有人谈论,也多是剑南之人,出了这个范围,就几乎无人知晓了。

想要传名,本就需要乘风而行,若是势不够,就要用时间来沉淀。

只是,邱言却是亲手开辟了其势。

北上东都、文轩阁书文,耕读林中、九幅画言古,无疑又将其名声向上推了一个层次,只要给他一定时间,名声随着人流流传,假以时日,未必没有贺书长、祁九联之流的声势。

但是,不等事情进一步发酵,邱言就西去京城,用会试把名声积累大大提前,从此京城闻名,更有了文魁之号,之后的殿试和论道九韵,更将他的名声提升到了一个高峰,若非根基浅薄、年龄不大,大儒、宗师的名号早就被人叫出来了。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名号被叫出来,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多则十几年,短则几年,邱言必然会坐定宗师身份,毕竟他念合秩序的事情,在当时就不是秘密了。

不过,再看好邱言的人,也没有想到,仅仅过了大半年,邱言就靠着在草原上的一番作为,将坐实称号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如今,提起邱言,立刻会产生一点奇特局面,那便是很多人脑海中,对邱言的印象,并不统一,对于他的成就,也有诸多看法。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邱言名声、地位、人望,提升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前面以为他是个书画高手,后面就传出他对上古颇有研究;

今日还以为邱言只是学问高深,明天才知道他已经拿到了状元;

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只是知道他圣眷甚隆,执掌兵阁,等过一阵子再看到其名,就是在战报上了,而且伴随着大胜!

……

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他的崛起之迅速,来势之凶猛,一时为天下所瞩目,连带着许多其他事迹,都被慢慢的挖掘出来。

但凡是人,对人尽皆知的事,要么笃信,要么就会加以怀疑,今日聚集于此的众多学子,为了彰显自身的思绪,难免就有不从众的心思,这交谈时,挑选的不是邱言天下皆知的事情,而是些小事、琐事,一方面表现自己的见识广博,另一面,则是想从这些细节中,推断出邱言的性子。

而且,这聚集过来的学子里,不光有昨日晚宴的参与者,还有很多没资格参加酒宴的寒门学子,他们与书香门第、富贵人家中的学子不同,不愿放过任何一点机会,早早的来到,先借着晨光诵读,又和其他人研究起邱言可能传授的知识,连带着谈论邱言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