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绾青丝(2 / 2)

曹贼 庚新 2550 字 20天前

“哦!”

曹朋应了一声,却没有去问,那位故友是什么人。

“先生,怎么走?”

“华亭,咱们去华亭!”

荀衍在车中,看着书,轻声回答。

夏侯兰扬鞭催马,赶着马车,沿官道急行而去。

来吴县这么多曰子,夏侯兰对吴县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华亭,位于太湖流域碟形洼地的底部,距离吴县,大约有半天的路程。其地势地平,东南高而西北低,境内有十二座小山,成西南、东北走向。依次是小昆山,横山,机山,天马山……慢着慢着,小昆山?

曹朋聆听着荀衍的介绍,心里突然间一动。

华亭,莫非就是后世的上海吗?

“先生,您在华亭的故友,是谁啊。”

“我那故友,与荀家三世而交。呵呵,说起来你可能也不知道,名声并不是特别响亮。不过他家中乃江东望族,在吴县颇有名声。你可知道前庐江太守陆康吗?呵呵,就是他们家。”

华亭、陆家……陆康?

曹朋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人名。

就听荀衍接着道:“华亭陆氏,也是百年望族。当年城门校尉陆纤,与家父交好。熹平年间,因得罪了人,所以便罢官回乡,郁郁而终。陆纤之子陆骏,曾是九江都尉,在五年前故去。我这次来,就是想要探望一下他的孩子。陆康一死,陆家的声势远不是当初可比拟喽。”

“对了,陆骏之子,据说和你同岁哦。”

“啊?”

“他儿子叫什么名字来着?我有些记不太清楚了……陆议!据说也是少年俊杰,才华横溢……而且他和你很相似!”

“和我相似?”

“同样少年老成,同样有才华,同样小小年纪,便独当一面。

说起来,那孩子也挺可怜。他爹走的早,所以小时候便随他从祖父陆康,在庐江生活……只是三年前,袁术命吴侯攻伐庐江,陆康死战,但最终被吴侯所破。陆季宁兵卒,陆氏族人,更惨遭屠戮。好在陆康把陆议等兄弟提前送回华亭,才免于灾祸……之前我听人说,陆议要成亲了。我作为长辈,总要来探望一下,看一看能不能帮上忙,顺便出一分力。”

是陆议吗?

没听说过……曹朋旋即放下念头,不再思虑此事。

一路上,荀衍一改早先那慎言的姿态,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好像变成了一个话唠。

所说的内容,无非是陆议怎么出色,怎么难得……十二岁便纲纪门户,担负起了整个家族。

“陆氏一门如今虽不比从前,但终究有传承。

我听人说,陆季宁的儿子陆绩,今年十一岁,非常聪慧;陆议的兄弟陆瑁,同样有才学……他曰待他们诚仁之后,必然会有大前程。”

陆绩?

这个我知道!

袁术席上,怀橘陆郎嘛。

舌辩群儒时,这陆绩可是坚定的投降派,被诸葛大人批驳的体无完肤。

这种人,能有大成就?

曹朋有点不太确定。反正有一件事他倒是记得,三国演义中,陆绩被诸葛羞臊之后,好像就没有再登场出现过。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陆绩也就是一个有小聪明,而无大能之人。但是曹朋现在,却不敢确定了!那陆绩是不是真就如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那样不堪呢?

三国演义是尊刘,对曹魏和孙吴,多有诋毁。

所以曹朋也不敢确定,演义中那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

只能说,他对陆绩的兴趣不大。

三国时代,陆姓之人最能引起曹朋兴趣的,只有那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的陆逊陆伯言。不过怎么没有听荀衍提起过这个人呢?亦或者说,陆逊陆伯言的‘陆’,非华亭陆氏之‘陆’。

“先生,可知陆逊?”

“陆逊?”

荀衍歪着头想了想,“那是谁?”

“呃,我随便问问。”

荀衍认真思忖半晌,叹了口气道:“我还真想不起来,陆家有叫陆逊之人。可能是陆家的旁支吧……怎么,你认识他?”

“呃……不认识。”

“不认识为何要问?”

“这个嘛……只是在吴县偶尔听人提及此人,故有此一问。”

“原来如此。”

荀衍一连串的问话,让曹朋冷汗淋漓。

下一次,再也不要轻易打听人了。否则很容易引起误会……一个名字,说出口容易,但解释起来,是在太麻烦。也幸亏今天荀衍沉浸在与老友的回忆当中,所以并没有询问的太多。

否则的话,曹朋休想这么容易过关。

不过,那陆逊如今,又在何方呢?

曹朋有些后悔,知道这些名字,却从未仔细留意过他们的身世和背景。否则的话,又怎会有这么多的麻烦?

众人在途中,简单的吃了一餐之后,再次启程。

大约近黄昏时,马车停下。

曹朋下车询问之后,得知陆庄就在前面不远处。再一打听,陆家在华亭颇有名气,就位于陆庄村头,非常容易寻找。曹朋等人按照打听到的路径,很快便驶入陆庄。夕阳西下,晚霞映天。一座宅院坐落于陆庄村口……门前冷冷清清,在斜阳里,透出了一股苍凉之气。

“先生,就是这家了!”

曹朋搀扶着荀衍走下马车,轻声说道。

看着紧闭的大门,荀衍微微叹了一口气,“阿福,持我名剌,叩门。”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