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2)

阿玖 春温一笑 2033 字 1个月前

“金吾卫好像出了什么事。”温将军也不大知道内情,“他在中军都督府倒是兢兢业业的,可他还兼管金吾卫呢。夫人,近卫并不好管。”

温夫人和靖海侯家又没交情,并不关心,也就没有深问。她很兴致的猜测起谁会是新任左都督,“魏国公府的人吧?要么就是英国公府?这两家,可是如今最有实力的人家了。”温将军也不知道,笑着说道:“皇上自有决断,咱们哪猜的出来。”夫妻二人又说了会儿话,也就安歇了。

--

裴家,裴尚书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才进了院子,厢房的门就打开了。阿玖颠儿颠儿的跑过来,抱住祖父的大腿,仰起小脸嘻笑,“祖父,那位想要和我做姐妹的曹大小姐,要去南京了?”

裴尚书微微笑了笑,“那倒不一定。武将外出任职,家眷多有留京的,这位曹大小姐要继续留在京城,也说不定。”

任职南京,朝廷并没规定不准携带家眷。不过,有些侯夫人留恋京城的繁华,不愿往乡下地方去,也是有的-----在她们眼里,就连南京这留都,也属于乡下地方。

阿玖快活的笑,“那位一定要我和曹大小姐做姐妹的皇后殿下,这会儿该不大开心了吧?”她那么喜欢曹徽音,可是靖海侯居然调任南京了!相当于贬职啊。

裴尚书微微笑着,没有说话。章皇后,她这会儿当然是不大开心的,不过,会让她更不开心的事,还在后头。

靖海侯调任南京,这算什么。太子南京监国,才会让她痛彻心脾。

第88章 百姓

太子南京监国是祖制,正常情况下,并不能视为惩罚。京城刚从南京迁到京城的时候,就是皇帝在京城掌控全国,太子在南京稳定后方。后来,因为南京有一套完整的官僚系统,太子可以借此熟悉政事,故此,太子南京监国这项制度,就一直持续下来了。

现在的太子,为什么能一直在京城呆着呢?因为皇帝的身体。五六年前皇帝就有意命他到南京去,不巧那年皇帝病了一场,太子也就没有成行。皇帝体肥,身子不大好,他顾虑着万一自己真活不过三年两年,不定哪天一个不小心就会与世长辞,太子还要辛辛苦苦从南京赶回来,劳民伤财,事情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这些年来,其实皇帝也深感不便。太子二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眼前杵着这么个年轻俊朗、英气勃勃的儿子,这儿子还渐渐参政,渐渐有了拥戴他的官员,皇帝能不多思多想么?不过,为着他和章皇后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皇帝并没把太子远远的打发到南京去。

眼下,形势变了。皇帝冷眼看着章皇后的所作所为,想像着自己若敢早早的走了,她做了高高在上的太后,会怎样呢?她一定会逼小十娶不喜欢的女子为妻,过不开心的日子。而邱贵妃呢,九成九会被逼殉葬,连条性命也逃不出来,小十一小十二小十三这三个儿子也会很悲惨,能不能顺顺当当长大成人都难说。

“朕不能死。”皇帝想着这种种情形,眼神变得冰冷。

他既有了这个心,便决定把太子派到南京去。在南京,太子可以放开手脚熟悉政务,但是,南京以外的地方,太子就别想管了。

这么重大的决定,他当然不会随随便便就做出,之前也和阁臣、六部尚书等人商量过。皇帝年老,太子正值壮年,这种情形是很敏感的,阁臣也好,六部尚书也好,哪个不是久经官场老奸巨滑?皇帝一开口,他们都是唯唯诺诺,“祖制如此,陛下英明。”

没人敢反对。不管他们当中有没有暗中支持太子的,反正没人敢有异议。

皇帝问到裴尚书的时候,裴尚书神色郑重,“陛下春秋正盛,来日方长,固宜如此。”

才五十多岁,你还正是好年龄呢,就应该这样。

普通的皇子可以封了亲王手里也没实权,可太子不一样,太子是一定要参预政事的。要不然,老皇帝一躺下,太子对朝政一窍不通,国家谁来治理?太子不能不通政务,又不便在老皇帝还活着的情况下涉政过深,南京监国,是最合适的。皇帝不必猜疑太子,太子不必束手束脚,可以把南京当成一个小朝廷来经营,但这个小朝廷只是形式而已,对皇帝没有一点威胁。这,岂不是处理年老皇帝和壮年太子关系的最好办法么?裴尚书把这一点看的很清楚,即便他和皇家没有任何交集没有任何来往,他也是会对此表示赞成的。在这一点上,裴尚书没有私心。

虽然裴尚书没有私心,不过,他很明白,太子一旦离开京城去了南京,对章皇后的打击会非常之大。章皇后会把这事看做皇帝厌弃太子的信号,惊惶不安。

裴尚书很乐意看到这一点。

他不能算是爱记仇的人,不过,有人要踩裴家的颜面,要蔑视、算计裴家的宝贝阿玖,他没法不介意。